系級:音樂二
姓名:張楚楚
學號:04117081
傳統領域、亞泥爭議 原青228再燒狼煙 爭土地正義
本報2018年2月2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總統蔡英文於去(2016)年8月1日向原住民族道歉,並承諾以劃設、公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為台灣族群共生跨出第一步。然而,至今政院提出的傳統領域版本,意圖排除私人土地,使得部落土地「坑坑洞洞」、支離破碎,讓人質疑和解共生的誠意。
繼上個月16日原住民族抗議政院協商後的傳統領域,曲解原住民族土地內涵,上周五立委高潞以用、高金素梅以及陳瑩三位原住民立委再召開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公聽會,來自各地的部落代表,重申傳統領域劃設的標準,要求傳統領域範圍不得限於公有土地,也不得排除私有土地、劃設公告過程應充分尊重部落自主;對於部落自主公告的傳統領域範圍,應直接承認,並於三年內完成所有傳統領域公告。
族群和解關鍵:肯認傳統領域
提到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劃設,首先須了解什麼是傳統領域。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監事拔尚(蕭世暉)向記者解釋,「傳統領域」是原住民長久以來生活的空間、家園,原住民之所以能與這片土地土地長久共生,是因在生存過程,發展的智慧和知識,成為文化日日實踐。這塊原住民族賴以生存的土地,卻因過去歷史接連的治理者,賦予空間不同的解釋,造成了侵占剝奪,以至於傳統領域的界線模糊甚至消失。
當原住民族劃設傳統領域時,台灣社會不能忽略其重要性。拔尚解釋,我們所有的生命和共同發展都基於土地,這也是當原住民家園侵占,卻願意透過一個「我是主人,我分享家園給你們」的過程,幫助社會大眾重新理解傳統領域的意義與價值。
總統蔡英文代表台灣社會向原住民道歉,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與土地和解,其核心是承認原住民傳統領域。拔尚說,「與原住民和傳統領域和解,彼此肯認才會有共生的未來。」
因此,傳統領域必須站在能實踐傳統智慧與知識的立場認真規劃,而非因種種理由,變得坑坑洞洞、支離破碎,等於破壞了我們跟土地和原住民和解的基礎。
「如果社會大眾能理解這個概念,就會為自己生活於傳統領域而與有榮焉。」他說,傳統領域不該排除公私有地,這個完整的空間蓋廓曾經孕育豐富的文化多樣性與社會價值,並得以和這空間上的人、文化與生物多樣性連結,創造良好的關係,不該因後設的概念而毀損。
全球提及原住民傳統知識時,也強調因原住民傳統文化保留的生物多樣性,而讓潔淨水源、清淨空氣、經濟林產物等不勝枚舉的生態系服務功能源源不絕。
傳統領域空間規畫 非土地產權後設概念
至於民間盛傳,私人土地劃歸傳統領域將損及個人權益。拔尚說,傳統領域是空間的劃設,私有土地的權利並不會受到衝擊和影響,只有當開發利用行為損及原住民文化實踐與生活,需經過原住民族會議同意。
拔尚澄清,傳統領域是先於國家、土地分為公私有的概念,並非土地產權的觀念,純粹是原住民跟社會大眾說,我的生活範圍,傳統生存的空間範圍;若定義其中的土地為公有或私有地、屬於哪一個鄉鎮市區或哪一個縣市,仍然是以後來的(後設)概念解釋傳統領域,意義將蕩然無存。
心得:
我覺得不應該用這種後設的概念來界定什麼是傳統領域,應回到歷史的文化實踐來落實轉型正義。傳統領域劃設是實踐轉型正義,社會對於原住民傳統領域排除私人有土地有很大的誤解。
過去林務局和國家公園會把傳統領域和公共利益放在對立面,例如恢復傳統領域會造成水土保持,濫砍濫伐的問題;但是這幾年透過部落實踐,以及保育團體和學者論述,得知原住民傳統領域的落實和國土保育的公共利益是可並存的
「台灣要實踐多元族群的共生,卻不願承認過去掠奪土地的史實,把私人土地排除在外,將扼殺了和解共生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