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

社一A

蔡青彤

06115160



游魚變陸封族 美濃首見斑帶吻鰕虎定居


2018年4月29日 自由時報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


高雄穀倉美濃區好山好水,近來於大坑溪一帶首見斑帶吻鰕虎生活在埤塘,從原本棲息在流溪,因灌排注入埤塘,竟改變生物習性,成為「陸封族群」,令人嘖嘖稱奇。
美濃地景近來由水田濕地轉換成綠油油的稻田,農田生態充滿生機,「有塊田」水稻田裡二級保育類彩鷸寶寶轉大人,在田間穿梭覓食;型農蕭旦倫水稻田周圍保留樹木綠帶,發現二級保育類黑翅鳶停棲;凹下茶園長期造林,融合茶園與森林,常見大冠鷲上空盤旋,還有山羌逛茶園覓食。
農業局委託觀察家調查水域環境,首見底棲性河海洄游魚種斑帶吻鰕虎,原本棲息在主流或支流溪段的急流、深潭等水域中,卻因引入荖濃溪灌溉排水,跟隨注入農地埤塘,過去雖生活在流動溪流,竟改變生物習性,定居在美濃埤塘,以水中藻類為食物,成為少見「陸封族群」。
農業局指出,河流與水圳掌握著農田的脈動,有別於稻田的靜止水域,少數部分保留濱溪環境,有高體鰟鮍與革條田中鰟鮍,會產卵在田蚌裡保護下一代,等到小魚從卵孵化才會游離,田蚌宛如牠們的托兒所,是重要的共生物種。
此外,黑翅鳶平日晨昏獵食特別活躍,是農田裡的野鼠剋星,更協助農民除鼠害;過去在農藥普遍使用下,一般田野的花浪蛇很少見,美濃乾淨無毒的環境,成為牠們喜歡棲息繁殖的環境,也是黑翅鳶的食物之一。
心得:
新聞中所提到「陸封族群」一詞,我也是首次聽到。因此特別查了一下資料,它係指有些動物原本具有降海產卵或溯河產卵迴游的特性,但因為受到某種因素改變了牠們,例如,冰河消退、地震產生的變動等等,使得洄游無法發生,只有停留在原地產卵繁殖,就稱為陸封型。我們台灣的國寶生物櫻花鉤吻鮭就是個最經典的例子,因為河川的型態改變,使他們失去洄游性,被困在大甲溪上游一帶。而新聞中提到的斑帶吻鰕虎也是因為埤塘引入溪水而造成的現象。不過這不同於櫻花鉤吻鮭的情況,本例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結果。從此也可看出在生態的世界中,人類與其他生物都是息息相關的,只要結構上的一個環節改變,其它事物也會跟著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