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許悅琪
學號:05112017
這些國家 把垃圾變成電力、商品
2018-04-06 15:30聯合晚報 編譯許祖菱/綜合報導
垃圾處理問題讓許多國家頭痛,但若回收垃圾能夠產生「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垃圾能否擺脫環境汙染的標籤,變成另類寶貴資源?
澳洲雪梨大學教授阿巴斯(Ali Abbas)提到,瑞典政府嚴密監測垃圾焚化爐是否符合排放標準。阿巴斯說:「焚化爐位於市中心,沒有異味也沒有排放物。」瑞典禁止垃圾掩埋已有10年,政府聲稱能回收高達98%垃圾。
瑞典垃圾管理協會2016年報告顯示,在瑞典每噸回收垃圾,可以產生3000度電力。根據澳洲再生能源局資料,這些電力足以供應澳洲900個家庭1小時供電。
瑞典創建了一套垃圾燃料系統。光是2015年,瑞典就自英國、愛爾蘭和其他國家進口了230萬噸垃圾,提供焚化爐所需燃料。
若澳洲跟進瑞典腳步,預計2050年就能停止掩埋垃圾,甚至還能開採先前掩埋垃圾當作燃料,提供澳洲自家垃圾焚化爐使用。
為了讓垃圾減量,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正在研究,如何將回收垃圾變成3D列印材料。研究團隊現在發明了微型回收工廠,能從民眾丟棄的回收垃圾當中,製造出3D列印所需的塑膠、金屬合金。
微型回收工廠體積小,機動性高,目前仍在初步研發階段。但透過3D列印技術,未來可望生產服飾、工具、器皿、電腦、汽車零件、義肢、無人機、望遠鏡,甚至武器。未來微型回收工廠上路,不但能降低海外貨品運到澳洲產生的碳足跡,也能讓之前掩埋的垃圾變成寶貴資源。
美國舊金山也計畫在2020年成為零垃圾城市。自2007年起,舊金山便禁用塑膠袋。此外,政府也禁止民眾使用保麗龍聚苯乙烯製成的免洗餐具、咖啡杯、包裝、運動鞋等用品。
澳洲在2014年至2015年掩埋了700萬公斤建築工程垃圾;反觀舊金山則以嚴刑峻罰壓低工程垃圾數量。舊金山環境署準則規定,建造和拆除工程製造的垃圾,必須回收或重新使用。
現有的資源回收系統,是把回收責任推到業者身上。但要實現循環經濟,關鍵時機是在產品抵達消費者手上前。阿巴斯指出:「在循環經濟中,我們要注意的是第一步驟,即產品設計。」
設計經得起多次使用考驗的產品,是減少垃圾掩埋量的關鍵。若每個回收空瓶價值1美元,民眾收集到20個空瓶時,很有可能就會拿去回收。德國即靠「保證金」(Pfand)機制創造循環經濟,回收空瓶經過清洗、消毒後可重複利用。德國當地塑膠瓶最多可重複使用25次;而玻璃瓶最多可重複使用50次。
舊金山環境局聲稱,零垃圾目標已達到8成,透過注重產品設計、擴大業者責任,可望把比率提高到90%。
心得評論:
瑞典在我印象以來在環保相關政策上幾乎都是其他國家學習和嚮往的目標。不意外的,瑞典又突破了。根據文中指出,瑞典將有一半垃圾透過回收,變成再生塑膠、再生鋁;剩下另一半垃圾進到焚化爐變成燃料,提供一般瑞典家庭電力、供暖系統。焚化爐甚至不會發出異味,政府甚至聲稱能回收達98%以上的垃圾。其他國家,像是澳洲正在開發如何將3D列印運用在垃圾處理上,美國舊金山也正在推動垃圾回收重新利用。
對我來說,我覺得瑞典在循環經濟上真的運用的淋漓盡致。要能這樣做真的令人佩服。要在其他國家能做到這樣的程度,政府與民間合作和共識很重要,目前大概就歐洲少數國家以及其他已開發國家中部份地區才能接近瑞典的規模。亞洲國家至今比較難做到(除了孟加拉全面禁塑膠袋之類)或許和開發中國家的產業架構以及政府和民間的共識還特別重視這塊。至於之後循環經濟會怎樣發展,是蠻值得期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