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有料」飲品沒吸管真的很不方便!環保署日前預告「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草案,規定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 4 大類業者,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供內用消費者使用,並預計於明( 2019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上路。有民眾疑惑「喝珍奶沒吸管怎麼辦?」對此,環保署官員回應「用湯匙」。
限用塑膠吸管消息一出,許多民眾紛紛表示,喝珍珠奶茶沒有吸管十分不便,若用湯匙撈感覺就像是在喝「甜湯」,難不成以後珍珠奶茶要改成「碗裝」並附塑膠湯匙?台灣響應環保政策能被理解,不過,在還沒想好配套措施就說一套做一套,先斬後奏的方式根本就是擾民。
不少民眾紛紛表達看法,有民眾認為,應該限用塑膠杯而不是吸管,讓民眾自備環保杯重複利用,有需要塑膠杯的人就自己加錢買。不過也有許多人覺得,其實限塑政策根本沒有更環保,反而讓業者多賺了錢,像是「塑膠袋需加 1 元購買」,這種不改進材質、沒有配套就全面禁止的做法十分消極。此外,有民眾指出,紙杯要防漏耐熱就要淋膜,根本沒辦法回收再製,「這樣有比較環保嗎?」「不食人間煙火要到什麼程度才想得出這答案?」

心得:

       理解政府環保官員從源頭減廢的想法,但是不讓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建議市民用湯匙喝珍珠奶茶的政策,我認為是十分荒謬的。環保綠色生活的概念是想從改變市民的生活使用習慣沒錯,但應該是在不影響生活質素的情況下,是否可以行使一種較健康、綠色、環保的方式做討論,換句話說方便性和環保性要同時並存,然而此項政策顯然是在給市民找麻煩,如果珍珠奶茶飲料不再提供吸管,那麼以後是否便利商店也不能提供吸管時,市民喝咖啡、喝豆漿也要用湯匙呢?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不現實的環保措施,市民願意參與的程度不會太高,那麼有效性就會降低,如果強制實行,比較大的結果是造成市民的抱怨,所以我認為這一項措施十分荒謬。
       如想改吸管塑料的不環保,我認為可以從軟性的措施做起,比如買珍珠奶茶時,店鋪裡的一次性的塑料吸管要收費,但是同時店鋪會提供可洗的吸管售賣,讓市民可以選擇,潛移默化的改變生活習慣,再一步步的不再提供塑料吸管。又或者從材質下手,如上則新聞所說想辦法改變不環保的有淋膜的杯子的材質使其可以輕易的回收,更能達到環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