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6/04 出處:the news lens
能源轉型一定要犧牲生態、提高成本,甚至「以煤易核」嗎?
能源轉型的政策方向中,其中一個軸線為擴大燃氣發電占比,而為達此目標,既需擴增天然氣卸收站,因此中油提出於觀塘工業區興建第三接收站的規劃。然而其接收預定地處,則有珍稀地景-藻礁,故過往兩年來當地保育團體以及生態學者均疾呼應另覓替代方案,如臺北港。然面對此訴求,中油則以若選擇其他場址,將因工程延宕,無法於2025年時,將燃氣發電占比提升至50%。此回應亦引發諸如「非核尚方寶劍下 前瞻藻礁 如沒入茫茫大海」(邱文彥,2017)等批評,致使當前能源轉型政策,被質疑是以生態為代價。
事實上,目前中油以及台電所提出的天然氣擴建計畫,並不僅只有第三接收站(能源局,2017b)。如圖7所示,其尚包括既有接收站擴建、臺中港外接收站以及協和接收站等規劃。
依據能源局估算,2025年燃氣發電量從2017年的931億度增長至1354億度時,總天然氣的需求為2354萬噸。而依據現行天然氣接收站擴增規劃,2025年時總接收量可達3270萬噸,顯見燃氣發電量仍有增加空間。而目前天然氣擴增規劃中,關鍵爭議乃為第三接收站的設置,然若以臺北港為替代方案,興建時程有所延後時,2025年天然氣卸收容量仍可達到2670萬公噸,相較於該年的需求量仍高出300萬噸左右。
在接收站的卸收能力以外,另一個關鍵因子是輸氣管限制。依據中油說法,目前其只有一條海管,可將天然氣由臺中輸送至大潭,但該管線的輸送能力已飽和。但檢視中油統計資料既知,臺中到大潭海管的輸送上限是900噸/時,而大潭電廠現行最高需求為600噸/時。實際上目前夏月尖峰量加上工業與中油自用約為才620~630噸/時左右,利用率在七成,相較其餘陸管當前利率均達93%為低。但當大潭七號機都完成後,大潭電廠與其他用途的尖峰需求可能衝到1000噸/時以上,超過海管輸送能力,存在供氣量不足的危機。然因2025時備用容量率可到20%以上,故大潭電廠未來夏月尖峰時,並無將其尖峰時刻容量因數要衝到95%以上之需求,可視其供應量調節其發電量。
若改以臺北港為第三接收站的替代場址時,基本上不至於影響2025年的非核家園下燃氣占比達到50%的目標,但會影響2022年與2023年這兩年間燃氣發電量的增長比例,進而影響其可削減燃煤發電量,影響空污改善進程。所以可以採用浮動式接收站的設置,讓大潭電廠的新機組,在臺北港三接完成前,可有充足的氣源。由此可知臺灣是可於2025年時,在達成非核家園理想下,亦可確保藻礁生態系的健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