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級:哲二
姓名:王曉琳
學號:05113034
要環保還是要經濟 李應元:需要社會共識
發稿時間:2018/04/22 11:57 (編輯:陳清芳)1070422
環保署長李應元專訪(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2日電)台灣經濟發展及環評制度屢生衝突,環保署長李應元說,未來將透過政策環評加速效率,但環評案不是產業界就是環團有意見,「要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必須大家共同選擇。
台灣現行環評制度屢被企業界認為效率不彰,是阻礙經濟發展絆腳石,但在追求經濟發展過程中,也會有環保團體批評過度開發,環境保護議題在台灣形成難解局面。
台灣現行環評制度屢被企業界認為效率不彰,是阻礙經濟發展絆腳石,但在追求經濟發展過程中,也會有環保團體批評過度開發,環境保護議題在台灣形成難解局面。
李應元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環評制度實施後,讓台灣環境好很多,但幾乎沒有一件環評案是沒有爭議的,不是產業界有意見,就是環保團體不滿意,但在兩者中達到一個平衡點,至少會是這個社會、這個階段最好的一個選擇。
李應元舉例,環保團體針對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觸及藻礁生態表達意見,環評委員認為環團意見有道理、希望開發單位善意回應,這個環評案還在研議中,開發單位後續也縮小了開發面積,環保團體仍堅持不應開發,這是取得平衡的過程。
對於產業界認為環評效率不彰,李應元指出,未來將透過環評法修法、鼓勵「政策環評」提升效率。
李應元以離岸風機為例,在審查離岸風機個案前,先透過政策環評盤點風電的通案問題,包含白海豚、候鳥及漁民捕魚問題等,在個案審查時不僅速度加快許多、爭議也減少許多。李應元舉例,環保團體針對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觸及藻礁生態表達意見,環評委員認為環團意見有道理、希望開發單位善意回應,這個環評案還在研議中,開發單位後續也縮小了開發面積,環保團體仍堅持不應開發,這是取得平衡的過程。
對於產業界認為環評效率不彰,李應元指出,未來將透過環評法修法、鼓勵「政策環評」提升效率。
李應元說,環保署審查離岸風機時,經濟部都不認為會這麼快的通過這麼多案子,也只需要3.5GW裝置容量就好,結果環保署在半年內通過10多個案子,裝置容量達10.07GW。
「環評案永遠不會有人滿意」,李應元說,也會有人認為不開發是最好的,但是一個政府機關必須考量到全部的人,社會還有其他人需要生活、需要就業,需要一段時間慢慢調整。
他引述李白作品「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詩句中作品中有綠竹、青山明月、清風等,他說,他也很嚮往山林生活,這是大家想要的環境,但這卻是1500年前的唐朝。
李應元透露,曾經在內部會議中,考慮從環保角度調整產業政策,讓高端服務業如會計事業、律師業等到國外接案、服務行銷等,提高年輕人就業機會、避免從事高耗能製造業,可是,這需要社會共識,追根到底就是「你要什麼生活方式」,需要大家共同選擇。
李應元表示,環保團體的訴求他都支持也了解,但是環評法立法時就已經考慮各方面的衝突,環評會議是跨部會、跨各層面,必須兼顧經濟面及環境面。
心得:
我覺得現今大多的人其實是希望能兼顧環保與經濟,財閥難免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大肆開發,甚至做假的環評,椅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為由來達到自己賺取利益的目地。有些環保人士就覺得都不要開發最好,我覺得這兩個都不太好,若大家各退一步,願意尋找其中的平衡點,認真的做環評,尊重環評給的真實數據不造假,若出來是不能開發那就另尋他方,若過了環保人士也要給予應有的尊重,雖然這是理想,非常難甚至大家都覺得不可能,都覺得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可就是難才要努力,希望台灣的經濟能越來越好,環境也越來越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