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系級:化學一
學號:06133032
姓名:王哲緯

環保議題~為什麼他們不願面對這個真相?


出處:天下雜誌 時間:2007/04/11

        自從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一般簡稱斯徳哥爾摩宣言)宣告人類與環境的觀念連結、達成「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人類與環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體」的共識後,環境保護議題正式被世人所關注,爾後1987年<蒙特婁議定書>、1992年<里約宣言>與<聯合國氣候變遷架構公約>、1997年<京都議定書>(2005年正式生效)、2002年聯合國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等,在聯合國的架構下,世人透過國際合作與國際條約的方式,進行CO2的減量、減緩排放傷害臭氧層的有害氣體…等工作,以減緩全球暖化的持續惡化。


由美國前任副總統艾爾高爾(Al Gore) 主演、探討氣候變遷的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An Unconvenient Truth)」(註一),更是在2007年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最佳紀錄片」。就台灣而言,在<京都議定書>通過之後,雖然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國,因此可能不會因為違反<京都議定書>而受到聯合國的直接制裁(註二),但是基於本身出口需求(避免將來被如歐盟等國的抵制)以及身為國際社會成員所應該負起的責任,台灣在1998年即召開<全國能源會議>,並在近幾年在減少汽機車廢氣排放量、鼓勵綠色產業政策等方面進行改革。
**從以上看來,全世界(包含台灣)都已經非常重視全球暖化以及環境生態破壞日益嚴重的問題。然而深入研究,我們卻發現真正問題是:人們並沒有真正落實到環保的行為,環保對許多人而言,只是一個口號,而不是一個行動。例如我們可以看到在高爾受到贊譽的同時,也被報導「家中一年瓦斯電費近百萬,是假環保」。(註三)而在<天下雜誌>於369期(2007/04/11出刊)的封面專題報導「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中表示,據統計臺灣從1990-2004年CO2排放量成長111%,是全球28%的近4倍;台灣每人排出的CO2是全球的3倍,而台灣每創造百萬美元的GDP,所生產的CO2的量也與中國等比我國落後的國家相似,而遠高於日韓等國。(註四)
**再者,從2007年版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也可以發現「環保是一個大家都贊同與關注的議題,但是無法落實到實踐」。例如我們將「具有環保意識者」設定條件如下:
.我在消費時,會優先選擇環保或不傷害環境的產品,且
.我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的產品,且
.我擔心人類的過度消費會耗盡地球資源,且 l為了減少空氣污染,我願意多騎腳踏車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且
.我對地球生態與環境永續的問題感到憂心
在這個條件下,「具有環保意識者」與全體相較,可以發現以下特性(如圖一):

2、環保與物質需求的衝突關係(黃色區塊):雖然絕大多數的消費者具有環保意識,但是不表示他們可以落實到實際行為。以全體為例,57%者認為「與其把舊的東西拿去修理,不如買新的」,46%以上認為「我經常更換日常用品的品牌,以追求新鮮感」,42%以上認同「流行的產品即使有一點不實用,我還是會考慮購買」,40%認同「通常我的朋友還在考慮是否要購買新科技產品之前,我就已經在使用了」。可見雖然多數消費者都認為應該要環保,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對於物質的需求與實際的消費行為卻往往遠超過其基本需求,而不環保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於現代人對於物質的需求日增,導致過多的生產產出過多的廢氣。因此可看出對多數消費者而言,雖然重視環保,但是他們過多的消費與物質需求卻跟促進環保的目的相衝突。
3、「越是重視環保者對物質需求越多」的矛盾:更有趣的是從圖一可看出與全體相較,「具有環保意識者」在「與其把舊的東西拿去修理,不如買新的」、「我願意購買貴一點但具有特殊風格的產品」、「我經常更換日常用品的品牌,以追求新鮮感」、「流行的產品即使有一點不實用,我還是會考慮購買」、「通常我的朋友還在考慮是否要購買新科技產品之前,我就已經在使用了」等這些面向的比例均明顯高於全體。可見對於那些自認為很環保的人,他們的消費行為可能卻是跟環保目的相違背(環保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減少不必要的生產與消費,以減少產生廢氣)。






**二、環保議題:說的比做的還多


**三、為什麼不願面對這個真相


1、絕大多數的消費者具有環保意識(粉紅色區塊):例如全體高達82.7%認為「我擔心人類的過度消費會耗盡地球資源」、80.1%認為「我對地球生態與環境永續的問題感到憂心」、76.7%認為「我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的產品」。而對於「具有環保意識者」而言,更是在「我在消費時,會優先選擇環保或不傷害環境的產品」、「我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的產品」、「我擔心人類的過度消費會耗盡地球資源」、「為了減少空氣污染,我願意多騎腳踏車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我對地球生態與環境永續的問題感到憂心」有高達100%的認同度(這是設定條件)。


由此可看出,在環境保育上,為什麼「不願面對這個真相」,並非是因為沒有意識到環保的必要性,而是當環保與自我的物質需求相衝突時,多數消費者(可能包含你、我)選擇採取犧牲環保而滿足自我需求的行為。這個行為,不管是有無意識,皆已經對環保產生不利的影響,並可能是推動環保一個難以解決的障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