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7日 星期六

這些國家 把垃圾變成電力、商品

系級:歷史二
姓名:許悅琪
學號:05112017
 這些國家 把垃圾變成電力、商品
 2018-04-06 15:30聯合晚報 編譯許祖菱/綜合報導
垃圾處理問題讓許多國家頭痛,但若回收垃圾能夠產生「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垃圾能否擺脫環境汙染的標籤,變成另類寶貴資源?
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瑞典有一半垃圾透過回收,變成再生塑膠、再生鋁;剩下另一半垃圾進到焚化爐變成燃料,提供一般瑞典家庭電力、供暖系統。瑞典現在是競相進口垃圾焚燒的國家之一。
澳洲雪梨大學教授阿巴斯(Ali Abbas)提到,瑞典政府嚴密監測垃圾焚化爐是否符合排放標準。阿巴斯說:「焚化爐位於市中心,沒有異味也沒有排放物。」瑞典禁止垃圾掩埋已有10年,政府聲稱能回收高達98%垃圾。
瑞典垃圾管理協會2016年報告顯示,在瑞典每噸回收垃圾,可以產生3000度電力。根據澳洲再生能源局資料,這些電力足以供應澳洲900個家庭1小時供電。
瑞典創建了一套垃圾燃料系統。光是2015年,瑞典就自英國、愛爾蘭和其他國家進口了230萬噸垃圾,提供焚化爐所需燃料。
若澳洲跟進瑞典腳步,預計2050年就能停止掩埋垃圾,甚至還能開採先前掩埋垃圾當作燃料,提供澳洲自家垃圾焚化爐使用。
為了讓垃圾減量,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正在研究,如何將回收垃圾變成3D列印材料。研究團隊現在發明了微型回收工廠,能從民眾丟棄的回收垃圾當中,製造出3D列印所需的塑膠、金屬合金。
微型回收工廠體積小,機動性高,目前仍在初步研發階段。但透過3D列印技術,未來可望生產服飾、工具、器皿、電腦、汽車零件、義肢、無人機、望遠鏡,甚至武器。未來微型回收工廠上路,不但能降低海外貨品運到澳洲產生的碳足跡,也能讓之前掩埋的垃圾變成寶貴資源。
美國舊金山也計畫在2020年成為零垃圾城市。自2007年起,舊金山便禁用塑膠袋。此外,政府也禁止民眾使用保麗龍聚苯乙烯製成的免洗餐具、咖啡杯、包裝、運動鞋等用品。
澳洲在2014年至2015年掩埋了700萬公斤建築工程垃圾;反觀舊金山則以嚴刑峻罰壓低工程垃圾數量。舊金山環境署準則規定,建造和拆除工程製造的垃圾,必須回收或重新使用。
現有的資源回收系統,是把回收責任推到業者身上。但要實現循環經濟,關鍵時機是在產品抵達消費者手上前。阿巴斯指出:「在循環經濟中,我們要注意的是第一步驟,即產品設計。」
設計經得起多次使用考驗的產品,是減少垃圾掩埋量的關鍵。若每個回收空瓶價值1美元,民眾收集到20個空瓶時,很有可能就會拿去回收。德國即靠「保證金」(Pfand)機制創造循環經濟,回收空瓶經過清洗、消毒後可重複利用。德國當地塑膠瓶最多可重複使用25次;而玻璃瓶最多可重複使用50次。
舊金山環境局聲稱,零垃圾目標已達到8成,透過注重產品設計、擴大業者責任,可望把比率提高到90%。
心得評論:
瑞典在我印象以來在環保相關政策上幾乎都是其他國家學習和嚮往的目標。不意外的,瑞典又突破了。根據文中指出,瑞典將有一半垃圾透過回收,變成再生塑膠、再生鋁;剩下另一半垃圾進到焚化爐變成燃料,提供一般瑞典家庭電力、供暖系統。焚化爐甚至不會發出異味,政府甚至聲稱能回收達98%以上的垃圾。其他國家,像是澳洲正在開發如何將3D列印運用在垃圾處理上,美國舊金山也正在推動垃圾回收重新利用。
對我來說,我覺得瑞典在循環經濟上真的運用的淋漓盡致。要能這樣做真的令人佩服。要在其他國家能做到這樣的程度,政府與民間合作和共識很重要,目前大概就歐洲少數國家以及其他已開發國家中部份地區才能接近瑞典的規模。亞洲國家至今比較難做到(除了孟加拉全面禁塑膠袋之類)或許和開發中國家的產業架構以及政府和民間的共識還特別重視這塊。至於之後循環經濟會怎樣發展,是蠻值得期待。

氣候變遷加速沙漠化 撒哈拉面積一世紀擴張10%

氣候變遷加速沙漠化 撒哈拉面積一世紀擴張10%
發表日期 2018/04/03

本報2018年4月3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周念學審校
根據一篇發表於《氣候》期刊的新研究,撒哈拉沙漠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間顯著的擴張,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氣候變遷。
研究作者表示,這對於生活在撒哈拉沙漠邊陲、依賴農業經濟的薩赫爾(Sahel)居民來說,影響是毀滅性的;同時也警告,這樣的沙漠化擴張現象,很可能也在世界上的其他沙漠發生著。

衛星圖顯示撒哈拉沙漠、沙漠邊陲地帶。圖片來源:NASA/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 Studio
研究團隊分析自1923年至2013年以來的資料,檢視了影響撒哈拉地區降雨變化的各種因素後發現,這段期間原本面積已經跟美國差不多大的撒哈拉沙漠,擴大了約10%。
研究第一作者、馬里蘭大學大氣海洋科學家尼格姆教授說:「我們的研究範圍僅限於撒哈拉沙漠,但很可能可以推論到世界其他沙漠。」
隨著全球人口的不斷成長,生活在沙漠邊緣地區的人們無法承受繼續失去可耕地。
跟其他沙漠一樣,撒哈拉地區也會隨著季節擴張和收縮,但尼格姆教授及其團隊已經確立其整體擴張的程度。為了獨立出氣候變遷的效果,科學家們使用統計方法來消除自​​然氣候週期的影響,例如大西洋多年代振盪(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對降水變化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是自然氣候循環與人為氣候變遷兩個因素的結合,導致過去一個世紀間產生這樣的變化,後者約貢獻了1/3的擴張。

Natalie Thomas, Sumant Nigam;University of Maryland
撒哈拉沙漠自1923年至2013年的邊界變化,虛線及實線分別代表1920年、2013年的位置;綠色代表沙漠後退範圍,棕色代表沙漠擴張範圍。圖片來源:Natalie Thomas, Sumant Nigam;University of Maryland
這份研究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基金會計畫主任蔡明(暫譯)博士說:「非洲夏季越來越熱和雨季越來越乾的趨勢,跟大氣中溫室氣體和氣膠等因素有關。這些趨勢對依賴農業經濟的非洲人民來說有毀滅性的影響。」

Mamadou Faye;courtesy Wassila Thiaw, NOAA CPC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8年3月,塞內加爾的Diakhao小鎮,顯示非洲撒赫爾(Sahel)地區的旱季景象。圖片來源:Mamadou Faye;courtesy Wassila Thiaw, NOAA CPC

研究作者之一、大氣和海洋科學研究生湯瑪士(Natalie Thomas)說:「這份研究的首要任務是記錄撒哈拉降雨和溫度的長期趨勢。我們的下一步將是檢視推動這些趨勢的因素,包括在撒哈拉沙漠和其他地區。」
該團隊已經開始研究自家北美地區的季節性溫度趨勢。
「在這裡(北美),冬天變暖了,但夏天大致相同。但在非洲,情況正好相反,冬季保持穩定,夏季變暖。非洲的壓力已經更趨嚴重。」湯瑪士說。



只剩樹幹 士林官邸也爆不當修樹

系級:社一B
學號:06115239
姓名:石宇傑

只剩樹幹 士林官邸也爆不當修樹

發表日期 2018/04/03 上稿編輯: 賴溫狠

台北市士林官邸,因為生態豐富、承載蔣家事蹟而是北市熱門觀光景點之一,不過日前爆出不當修樹的消息,地方工作者王奕凱指出,包括將健康的老樹砍斷、部分樹木遭強剪去所有枝葉等,甚至有老屋差點遭小山貓機具剷平等,直批士林官邸內樹木面臨災難。
記者3日前往園區查證,北市政府公園處成員紛紛喊冤,直呼「我們不會這麼無聊!」解釋他們是在建物遭樹根撐裂、椿象肆虐的原因,不得已才施工,雖然感謝市民的關注,不過他們認為遭到誤會了,但護樹團體在得到市府的回應後,仍是覺得他們的作法有待商榷。
王奕凱發文指出,官邸園區內多處樹木在並未生病的情況下,遭砍伐到只剩下根部;在舞台區也有樹木的枝葉全遭修掉,只剩下木幹本身;甚至生態池區也有樹木只剩樹幹沒了枝幹,原本樹上有貓頭鷹家族,如今都不見了。
另外,王文更稱,園區內的舊營舍遭公園處園藝管理所主任賀綺華以沒有保存價值為由,一度打算用小山貓挖掉,好在有關心文資的市民通報文化部,在會勘後目前暫得以保存。

園藝所:修剪都有理由 護樹團體:過度修剪了

園藝管理所表示,遭砍除的樹木一為堆肥場旁的榕樹,因枝葉繁茂且位處擋土牆上方,根系已佈滿檔土牆,為維擋土牆結構安全;水電資材室旁台灣欒樹,也是因為枝葉繁茂,且根系嚴重損及建物壁面及台電線路。
實際前往遭砍欒樹所在,園藝管理所人員指出,該欒樹的根已經崩裂排水溝的壁面,恐怕夏天颱風來臨時有可能遭到吹垮,連帶可能造成建物垮掉、排水受阻,尤其士林官邸國內外遊客眾多,他們不能冒風險讓遊客受傷。他們認為,這棵樹即便修剪,也難以停止其根系繼續生長,而且現在已經四月,要移植存活機會也不大,因此只好移除。賀綺華表示,施工前已提供照片向林試所博士傅春旭做過確認。
心得:就在我們生活周遭的士林官邸也發生了生態慘案,我們更需要時時關心注意這些。

英國風力、太陽能發電超過核能 成為第2大供電來源

系級:社一B
學號:06115239
姓名:石宇傑

英國風力、太陽能發電超過核能 成為第2大供電來源

2018/04/01 摘錄自2018年3月31日東森新聞英國報導 
上稿編輯: 謝曙霞

英國2017年由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產生的電力,超越該國「八座核電廠」所產生的電量,這是歷年來首見。這使英國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低,比去年下滑3%。
綜合外媒報導,英國在能源業減排最多,降低8%,交通運輸及商業的空污則是維持平穩;去年整年低碳電力來源是「風力」、「太陽能」、「生資能源」和「核能」,供電佔比為50.45,高於2016年的45.7。
據報導,2017年因為強風和新建的再生能源裝置,加上核電廠發電下滑影響,風力及太陽能超越核電,成為電力的第2大來源。根據英國商業週刊所公布的數據,風力和太陽能共發電18.33 TWh(1 TWh=10億度電),核能則發電16.69 TWH。

心得:看到這則新聞,就想到台灣近來推動的能源轉型。既然是有辦法做到的,我們救濟具努力下去吧!!

2018年4月6日 星期五

長灘島封鎖令:嚴懲觀光汙染?杜特蒂下令「封島半年」

系級:社二B
姓名:楊永楨
學號:05115226

長灘島封鎖令:嚴懲觀光汙染?杜特蒂下令「封島半年」

2018/04/05 聯合新聞網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長灘島封鎖令:嚴懲觀光汙染?杜特蒂下令「封島半年」

長灘島掰掰!菲律賓總統府4日晚間宣布,自今年4月26日起,著名觀光勝地——長灘島——將因汙染整治因素,全島禁止觀光活動6個月。早在2月,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就曾公開痛電菲國觀光局與環保局,縱放不肖業者的汙水處理,讓長灘島被汙染成了「化糞池」。然而各部會緊急推出的「關島對策」,卻讓長灘島哀鴻遍野,因為半年禁令不僅將迫使島上9成居民、3萬6,000名勞工一夜失業;地方業者亦質疑杜特蒂的封島「無關環保」,而是為了護航澳門賭場大亨的進駐「清出土地」。

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哈利.羅克(Harry Roque),4日晚間對媒體表示:針對長灘島的汙染問題,杜特蒂總統已正式批准跨部會的對策方案,自2018年4月26日開始,長灘島全島的觀光娛樂產業將全面停業6個月,以讓政府部門得以重新檢視、改善當地因觀光而起的水汙染問題。

長灘島的汙染爭議,始於今年2月。當時杜特蒂總統公開點名,譴責環保與觀光當局的執法不力,已讓原本碧海沙灘的長灘島,變成了噁心發臭的「化糞池」,並揚言要封島停業、全面整治。

「你到海裡去泡一下,水裡的味道重得要死。你說那什麼味道?屎味啦!」當時的杜特蒂如此表示,「再這樣噁爛下去,以後就不會有外國人敢來長灘島了——因為對方來過一次,回家去以後,他也會被屎汙染,整日落屎跑廁所,誰還會想來。」

以白砂藍海聞名的長灘島,是位於菲律賓中部、只有10.32平方公里的渡假勝地。近年來,包括《紐約時報》、《紐約客》、《TripAdvisor》都曾在觀光評鑑上,認證長灘島為全球最值得一去的渡假海灘之一。

根據菲律賓觀光局的數據,2017年菲律賓的全年遊客來訪數僅有660萬人,但光是長灘島就接待了200萬人,是全菲律賓最為熱門的國際觀光景點,也是舉國力拼「觀光經濟」的招牌行程;然而,高速擴張的觀光商機,也對狹小、脆弱的海島生態造成沉重的壓力。

當局表示,儘管「政府法規極力勸導」,但在10平方公里的長灘島上,仍有300多家「不肖」的旅館、餐飲、娛樂業者忽視環保法規,違法將不經處理的垃圾、廢水與排泄物,逕自排入非經管制的私掘排水溝、甚至直接灌入海中。

不肖業者帶來的觀光汙染,不僅嚴重破壞旅遊品質,黑色廢水還容易造成藻華現象,甚至使海灘水質的大腸桿菌嚴重超標,造成島上集體中毒的風險性。因此,在杜特蒂的「震怒」之下,菲國政府也緊急行動,並公布了「半年封島計畫」,希望透過重手整治、讓長灘島休養生息。

然而突如其來的關島命令,卻讓島上觀光業者哀鴻遍野。相關團體表示,長灘島唯一的經濟活動就是觀光產業,半年的旅遊禁令,將迫使3萬6,000人——全島勞動力的9成——因而失業。若是封島命令持續一年,整體損失更可能突破560億披索(折合新台幣314億元),對菲國中部造成難以彌補的產業重創。

當地旅遊業者表示,杜特蒂「化糞池論」說出口後,國際旅客就明顯減少,假若政府執意封島,長期遊客也要被「普吉島、峇里島給區域勁敵給搶走」;但菲國政府卻認為,長灘島的全年經濟產值,只佔菲律賓年度GDP的0.1%,比起短期影響,觀光的長期口碑與環境經營才更是重要。

不過政府的環保宣言,也引發了長灘島旅館業者的質疑:因為在「化糞池說」與「封島令」之前,杜特蒂年初才和澳門財團「銀河娛樂」,高調地簽署了260億披索(新台幣146億)的投資合約,要在長灘島大興土木、打造濱海的高級賭場渡假村。

由於銀河賭場的預定地上,佈滿著長灘島觀光勞工的低階宿舍與窮困社群,因此封島令也被部分輿論解讀成:是為外國財團圈地護航的「間接驅逐令」。

「如果我兩天沒有生意,我就不得不向親朋好友借錢過活。」長灘島當地居民瑪巴努亞(Chiquita Magbanua),向菲律賓《調查者報》表示,自己只能仰賴向觀光客兜售服飾,賺取每天500到1,000披索(新台幣280至560元)餬口,「要是封島,我們就只能挨餓...沒有人知道到時我們該何去何從。」









 圖/聯合報系資料圖庫
圖/聯合報系資料圖庫

心得:
在發展觀光與維護環境生態之間尋求平衡一直是需要被正視的問題,也就必須用到上課所提到的「永續發展」的概念:「滿足當代之需要且不損及後代之發展。」但其實在利益與環保之間存在的問題真的太多,甚至是涉及人民的生存安危,在半年休島期間,杜特蒂政府要如何重新恢復長灘島的環境生態以及如何維繫失去觀光業收入的人民的基本生存是很重大的難題。

瘋露營 業者求政府協助變更遊憩用地 農委會重申「農地農用」


音樂二


04117081


張楚楚


瘋露營 業者求政府協助變更遊憩用地 農委會重申「農地農用」


發表日期 2018/03/30

上稿編輯: 賴溫狠



本報201833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現階段要讓大家失望了,我們沒有能力處理土地問題。」觀光局技術組組長黃勢芳面對滿座露營場業者,強調依照目前的法規,林業用地、農牧用地無法就地合法露營場,雖然觀光局深知業者最期待政府能協助處理這個困境。

近年露營活動「超夯」,但失控增長的露營場,目前已達2000個左右,讓親近自然反成破壞山坡地的憾事,面對社會開始關注並要求管制,業者也喊冤表示想要合法只是「無法可守」、「無主管機關」。行政院201711月已要求訂定管理要點,為此,陳曼麗等立委30日下午舉行露營場管理公聽會。

DSC03920

30日陳曼麗、鍾佳濱等立委舉行露營場管理公聽會,數十位業者到場關注。賴品瑀攝。

露營場目前無主責機關 權責、法條散落各機關


201711月政府各部會對露營場曾進行一波盤點,並在今年1月公布。內政部提出約1,485筆位於非都市土地,約272筆位於都市土地。非都市土地中,約1,109筆位於農牧用地、179筆位於林業用地。農委會則表示14筆位於國土保安用地、12筆位於保安林地、25筆位於特定水保區、62筆位於土石流潛勢區。31筆為合法附設露營設施之休閒農場、64筆為違法休閒農場。

財政部表示有453筆已有稅籍登記,43筆露營區使用國有非公用土地清冊中,19筆有合法使用權。經濟部指出95筆已辦理商業登記,227筆位於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目前露營場面臨沒有主管機關、管理權責與法令散落各機關的狀況,各界因此出現訂定露營專法的聲音。觀光局表示,今年一月展開「露營場土地使用申請流程圖」及「露營場管理要點草案」的修正,並盤點露營場地需符合都市計畫法、區域計劃法等土地管理法規。

黃勢芳表示,管理要點草案已經完成,就待報行政院後上路,未來也會指定各縣市設置「單一窗口」,或由觀光部門主責。

至於專法,目前並非無法可管,而是落實執法與否的問題,例如侵占國有土地有《國有財產法》、國有河川地有《水利法》、土地使用管理有《都市計畫法》、《區域計畫法》、濫墾濫伐《森林法》、《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水土保持法》等。再多增加法令,恐怕對露營發展也是不利影響。

業者盼協助變更為遊憩用地 「休閒農場」門檻高


尋求合法的業者大多期待政府能協助將用地變更為遊憩用地,其中又以變更農牧用地的需求為大宗。

雖然政府機關也提出部分輔導成功的案例,但「你位在不對的用地上,申請時縣市就會直接的駁回。」黃勢芳也明確表示,用地分類不對,其他後續都不可能取得合法。而土地用地的部分,權限在其他的平行單位上,目前觀光局實在「無能為力」。

內政部則表示,若要進行用地變更需要由「露營設施」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出面,不過觀光局表示,只有「露營活動」的推廣、輔導及協助是觀光局負責,場地管理、安全規範及土地開發行為等,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本於權責辦理。

在土地使用管理上,屬於「農牧用地」者,要開闢露營場只有走「休閒農場」一途,但農委會副處長蘇夢蘭也強調,農地有農用的目的,休閒農場的設置必須符合《農業發展條例》,一定要以一級農業為基礎,與本質是遊憩事業的露營場並不同。

雖然休閒農場得申請設置包含露營設施等22款休閒農業設施,但是依據農業發展條例對休閒農業的定義,必須結合農業生產與經營、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提供國民休閒、體驗的農業經營。

即便休閒農場資格到手,仍會每年定期查核,業者不能自行變更規劃,否則面臨處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不但可以按次分別處罰,若情節重大者,更渴廢止許可登記證。

目前取得休閒農場許可登記證者共有412場,其中有露營設施者有36場。雖然農委會表示,在20171月至20182月底之間,曾輔導8場休閒農場露營設施合法化。不過業者則批評申請為休閒農場成本太高,且申請流程曠日廢時,普遍表示意願不高。

此外,農委會表示在林地方面,森林遊樂區可以規劃為露營場,但林業用地目前依法不可以做其他用途,國有、公有林地也不能佔用,否則屬竊佔國土。

立委鍾佳濱回顧過去屏東縣政府時的經驗,指出過去如土雞城、滑翔翼、大腳車隊、溯溪等,都是曾經風行一時,面對展開管制後,必定成本就會提高。未來要走向集中管理或是分散,也還有待討論。但他認為,也許可以先從國家公園中屬遊憩用地的部分展開試行。例如加強輔導業者、社區培力,例如以導覽人員來規範使用者的行為,讓露營走向「享受山林之美但不破壞山林」的休閒。

心得: 目前露營場面臨沒有主管機關、管理權責與法令散落各機關的狀況,需要定露營專法。接著觀光局做了「露營場土地使用申請流程圖」及「露營場管理要點草案」的修正,並盤點露營場地需符合都市計畫法、區域計劃法等土地管理法規。大部分尋求合法的業者期待政府能協助將農牧用地變更為遊憩用地。但用地分類不對,其他後續都不可能取得合法。在土地使用管理上,屬於「農牧用地」者,要開闢露營場只有走「休閒農場」一途。但農地有農用的目的,休閒農場的設置必須符合《農業發展條例》,一定要以一級農業為基礎,與本質是遊憩事業的露營場並不同。也許可以先從國家公園中屬遊憩用地的部分展開試行。例如加強輔導業者、社區培力,例如以導覽人員來規範使用者的行為,讓露營走向「享受山林之美但不破壞山林」的休閒。








13萬農地違章工廠再解套? 三個月後經濟部赴立院專案報告


音樂二

04117081

張楚楚

13萬農地違章工廠再解套?  三個月後經濟部赴立院專案報告

發表日期 2018/04/03

上稿編輯: 編輯室



本報201843日台北訊,編輯室整理報導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2日排審《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正草案,讓《工輔法》的修法變成政商優先法案,引發民間關注違章工廠的團體不滿。

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主婦聯盟基金會、台灣農村陣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團體召開記者會指出,目前《工輔法》規定2008314日以前,既有違章工廠在符合一定條件下,可以申請「臨時工廠登記」,雖然違法但政府允許其繼續運作,不必被罰,也就是一種「假合法」的狀態。但沒想到,三位立委提出了加碼更爛的版本,而且得到36位立委連署支持。

他們指出,林岱樺許淑華的版本主張,如果政府無法提供可以進駐的產業園區,或者來不及制定合法化的機制,業者的申請期限就可以不斷展延,幾乎就是生生世世都可以「假合法」;王惠美版本則是可以再展延十年。

各團體憂心這將加速違章工廠吞噬農地,呼籲立即停審,並提出「立即處理全台8400間中高污染違章工廠,停止錯誤輔導方案」、「新增建違章工廠全面即報即拆,全面重新擬定工廠管理輔導方案」、「立即通過全國國土計畫,以縣市國土計畫擬定違章工廠引導區位」等訴求。 

環團要求停審工輔法。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經濟部長沈榮津在立法院表示,目前外界對於違章工廠處理方向意見多元,且涉及多個部會權責,建請彙整意見後,由行政院提出院版修正草案內容。而主責違章工廠管理的經濟部中部辦公室代理主任許正宗也補充說,「中央各部會要有共識才行,不能只是站在產業面思考。還不能拆的違章工廠,納管是好事,延長多久是技術問題,我們會先聽大家的意見。」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直言,農地關係全民的食安與糧安,多功能產值高達2兆,立委提案不利保護農地,將影響未來農地品質。行政院對整體違章工廠的處理通則,第一階段先拆除新建違章工廠止血,以免再有新增,第二階段是療傷,務實處理13千公頃的工廠,不能讓每一家工廠就地合法,需要完整配套,例如有群聚效應或已受重大污染無法回復農用,可循管道變更土地。這樣的地區大約有23千公頃,並要負擔生態補償金。

會議中,民進黨立委蘇震清提出的程序提案獲得通過,鑑於修法所涉相關資訊、統計數等還不夠明確,建議本次會議僅進行至詢答結束,另擇期繼續審查。


委員會也通過國民黨立委廖國棟所提的另一案,質疑行政團隊對的政策說明和檢討不足,要求經濟部會同農委會、內政部和環保署三個月內提出報告。




各團體代表對農地工廠輔導法此次「突襲式」修法提案的評論摘要如下: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其融:政府從2005年研議《工輔法》修法到2010年修法通過,將違章工廠就地輔導文字納入條文後,原本的用意是「正視違章工廠的存在事實」,但卻變成造成全台違章工廠問題加速惡化的元兇!

此次,三個立委大加碼,不僅將低污染認定基準,準備通通丟給地方政府認定,並且將原本2008314日興建才能申請臨時登記工廠的條文,再度放寬到2016年的331日以前興建的工廠都能申請臨時登記工廠,在這個當下,台灣需要的是全面審視失控的違章工廠問題,看看現在全台各地在《工輔法》通過後的搶建現象,呼籲立即撤回當前提案。

彰化鹿港頂番婆地區空拍圖,農地遍佈工廠,並有大量農地因重金屬污染而休耕。彰化環保聯盟提供,蔡嘉陽攝。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研究員湯琳翔:《工輔法》修法展延臨登期限,會讓國土計畫保存農地的理想功虧一簣。國土計畫法規劃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全國須維持74萬到81萬公頃農地,而目前計入潛在耕地僅有68萬公頃,農地不足的危機迫在眉睫。但同時根據去年農委會「全國農業及農地資源盤查成果」,農地非農用的情形也高達6.8萬公頃,其中人為非法使用最嚴重的樣態就是違章工廠,達1.4萬公頃,估計13萬家違章工廠。

《工輔法》第3334條的臨登機制替違法廠商撐起暫時保護傘,不僅破壞區域計畫法及國土計畫法管制規範,還使侵占農地的違法持續蔓延。繼續展延臨登是完全無法解決問題,只會讓違法廠商心存僥倖,懷抱只要造成既成事實就能永久地「假合法」,繼續違法擴張,使政府防堵違章工廠擴張的承諾破功,讓違法佔用農地的案件不斷爆增,讓正派廠商沒有誘因繼續走合法管道取得土地。各地違章工廠及其聚落,應該回歸縣市國土計畫通盤檢討土地分區劃設進行處理,而非以大赦天下的方式展延臨登法定期限。

農委會公布農業及農地資員盤查結果,紅通通違章工廠(鹿港)第一次現形。資料來源:農委會

台灣農村陣線成員、彰化縣居民許文烽:馬政府時代修訂的《工輔法》第3334條,已是一項荒謬、不公平、不正義且不負責的錯誤政策。舉例來說,在彰化縣32個特定區裏,許多列管的污染農地,未釐清污染源前,就讓廠商變更地目就地合法。讓違章工廠從農地變建地,土地價錢翻倍,變相推動農地炒作,造成農地價格高漲,讓真正想耕種務農的人反而買不起農地,違章工廠業者非但沒有因違法受罰,反而因此而獲利,變相獎勵違規,彰化縣農地違章工廠,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成長速度倍增。

《工輔法》特定區劃設原則為「面積規模應達2公頃以上一定完整土地範圍」,僅從事本業的小廠根本完全無法納入。該法並未解決小資本小規模廠商的困境,而是標準的圖利具規模、政商關係及資本的廠商,導致大量大企業、上市上櫃公司紛紛蓋起子廠,變成違章工廠的廠商。而要將所有工廠全面納管,亦不須透過臨時登記工廠的制度,當初彰化縣透過彰化地檢署、中區督察大隊的取締50多家違章電鍍廠偷排廢水,便使數百家電鍍廠轉進彰濱工業區,此成效比起輔導10年的工廠管理輔導法還好更多。

v:shapes="_x0000_i1032">彰化鹿港帝寶車燈公司旁的農地,是污染場址,但將一併納入特定地區,可以合法興建工廠,未有任何農地污染的賠償措施。彰化環保聯盟提供,蔡嘉陽攝。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郭鴻儀:2010年《工輔法》新增「臨時工廠登記」讓2008314日前的農地上違法工廠取得暫時的「假合法」,再階段性處理這歷史共業的問題。但經過近7年的輔導,歷史共業非但沒有解決,反而助長農地興建工廠的情形,在臨登工廠的保護傘裡,成本低廉的農地廠房繼續有存在的理由和炒作空間。未來如果繼續放寬申請臨登工廠的條件,甚至透過無限期展延讓「假合法」狀態持續,對過去合法取得工業土地的廠商而言無疑是重大打擊,更引誘廠商繼續使用農地透過臨時登記制度降低生產成本,折損國家工廠管理的法治威信。

此外,臨登工廠雖聲稱只有低污染事業可以申請,但依照臨時登記辦法第4條規定,中高污染事業取得環保許可文件,亦被視為低污染事業,過去有太多臨登工廠違法偷排污染農地的例子,在在證明這是無效且最不負責任的法案,政府應徹底檢討,行政院應提出根本可行的修法版本。

彰化拆農地違章。彰化環保聯盟提供。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政府為輔導違章工廠取得合法土地,讓2008314日前既存廠商,透過臨時登記制度,現地變更或遷移到合法園區,以改善長期違法使用土地的事實,控制可能造成的農業環境破壞。在臨登制度即將在2年後(109年)落日之際,成功輔導遷廠或變更者不到40家,只佔整體取得臨時登記業者(7145家)的千分之五,證明這個制度的輔導成效很糟。小英政府不該沿用這無效機制,應先徹底檢討輔導機制的架構適宜性,搭配國土計畫制定與劃設,透過空間計劃進行長期協調,提出根本可行的政策。

從稅籍推估發現,在2008年既存認定時間線之前,違章工廠總數大約是8萬家,但在2008314日之後,違章工廠數量不減反增,新增違章工廠暴增近5萬家。過去三、四十年的違章工廠,因為一個看似立意良善的輔導制度,卻在短短10年內時間在製造同樣惡果。工廠管理輔導法的臨時登記制度並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加速問題擴大!

心得:我覺得要立即停審<工輔法>,如果可以一直申請「臨時工廠登記」只會讓違建工廠更加放縱。我覺得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對於整體的處理通則很完整,先拆除新建違廠止血避免新增,再療傷處理一萬三十四公頃的工廠,不能讓它們就地合法化。有群聚效應或是已受重大汙染農地可以循管道變更土地,約2~3千公頃,並負擔生態補償金。


系級: 哲二
學號: 05113034
姓名: 王曉琳
殯葬業者扭曲環保自然葬 內政部譴責
出處:    今日新聞 NOWNEWS
記者王鼎鈞/台北報導  

時間: 2018-04-05 14:52:12

中華民國殯葬設施經營商業同業公會等團體5日刊登廣告「清明節要消失了嗎?所謂環保葬其實只是個美麗的誤會!」,反對政府推動環保自然葬,內政部強烈譴責該團體扭曲環保自然葬的行為。
內政部強調,由於台灣土地資源有限,近年來持續推廣環保自然葬法,以利土地永續循環使用,且家屬親臨現場或在家祭祀緬懷先人,仍然可以傳承國人慎終追遠的精神。
內政部表示,105年全國遺體火化率已達到96%,火化後國人多將骨灰安置於納骨設施,但我國地狹人稠,土地資源有限,若火化後骨灰改以樹葬、花葬、海葬等安葬方式,不但可節省土地資源,同時符合世界潮流推動環保的概念。
現行殯葬法規明定實施環保自然葬法,應於主管機關所劃設的一定區域範圍內,且除海葬外,樹葬、植存須將骨灰埋藏於土中,並無環境遭受汙染問題,另外實務維護上添加溶磷菌於土壤中,有助骨灰分解,為樹木所吸收。
內政部指出,施作環保自然葬前,仍得依家屬意願的方式舉辦告別式,施作過程亦秉持維護亡者尊嚴的精神,事後家屬於特定節日可透過網路線上追思及親臨海葬或樹葬區現場等方式緬懷先人,也能選擇在家祭祀或追思,並未失去慎終追遠的精神。
內政部說明,有關目前全國辦理樹葬、灑葬、海葬等環保自然葬法,截至今(107)1月底,公墓內樹葬、灑葬之地點有31處,已服務32,587位;公墓外植存有2處,已服務6,765位;有9縣市可辦理海葬,已服務1,919位,整體服務量有逐年提升的趨勢。

心得:
我覺得我是支持環保葬且我的家人以及我自身未來應該也會實施環保葬,就像上述所說台灣地狹人稠土地資源有限,都拿去蓋靈骨塔其實不太好,且死後待在靈骨塔裡被關在黑黑暗暗的小格子裡我想家人自己也未必高興,可以去親近大自然阿。在者骨灰也可以變成大自然的養分,說點實際的,賓葬業者當然反對環保葬因為自己吃飯的東西就沒了,為了自身的利益來告訴你這是對家人的一種不敬與不孝,有失傳統與禮節,說白了不就想賺錢,對父母孝不孝順是生前實際行動而不是死後花大把錢,且父母生前可能就想要環保葬,所以我覺得環保葬很好,節省土地資源,也能促進環保。